聯系我們 | 治理入口
【優博風采】光電學院杜曉揚:肩負使命,铿锵前行
宣布于:2020年06月02日 11:49   |   作者:学位办公室   |   浏览次数:4628

【優博風采】光電學院杜曉揚:肩負使命,铿锵前行

【編者按】“一流研究生教育是一流大學和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特別是博士生教育集中體現了大學實力水平。博士生作爲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搶占科技戰略制高點的戰略資源。”爲展現新時代博士生風采,發揮榜樣示範作用,研究生院將對學校優秀博士生進行專訪,宣傳其優秀事迹,以期激勵全校研究生同學潛心研究,努力奮進,爭做求實求真、大氣大爲的成電優秀學子,爲學校“雙一流”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本期專訪人物——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杜曉揚。

 

杜曉揚,男,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師從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陶斯祿教授。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度“成電傑出學生(研究生)”候選人,四川省優秀畢業生。曾三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及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等榮譽。


在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習生涯中,杜曉揚累計已發表學術論文33篇,SCI他引達218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Funct. Mater. (IF:15.6), J. Mater. Chem. A (IF:10.7)等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16篇,一作總影響因子達136。其中包罗中科院大类一区論文10篇,二区論文6篇,影響因子大于10的顶级期刊論文4篇,一區TOP期刊封面論文3篇。另有在審一作SCI論文1篇(Adv. Mater. (IF:25.8));參加APCCOMCCS等四次國際會議,受邀爲多個國際一流SCI期刊審稿;申請發明專利4項,已授權1項。以主要完成人身份主研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多項省部級項目、橫向相助項目,總項目經費逾600萬。

2016年,对于杜晓扬来说是意义深远的一年。已加入事情一年的他凭借“電子科技大學优秀硕士学位論文”荣誉,获得電子科技大學免笔试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回到成电校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经历过事情的洗礼,他比别人有着更明确的目标以及更坚定的信念。在能源枯竭、情况恶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开发环保、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技术迫在眉睫。为响应国家“绿水青山”招呼,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孝敬,杜晓扬在与导师陶斯禄教授商议之后,毅然选择新型能源技术—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自己的主攻偏向,凝心聚力,扬帆起航。

全新的研究體系需要搭建嶄新的實驗平台,作爲實驗室的大師兄,落實有機光伏器件制備及測試模塊的組建責無旁貸。爲此,他走訪了北京、蘇州、西安、長春等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咨詢、記錄所需設備型號,學習光伏器件制備工藝以及測試系統的搭建要领。曆時半年,在導師的指導下以最少的投入搭建出性能可靠的光伏實驗平台。實驗平台的落成開啓了有機光伏器件研究的大門,團隊可以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針對目前的光伏器件存在的缺陷展開研究。時間緊,任務重,他身先士卒,帶頭走在科研的前線,從早8點到晚11點,每天平均15個小時撲在實驗室,攻克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難題,在最關鍵的時期,通宵達旦也是家常便飯。通過三個月的不斷奮進,在陶斯祿教授的指導下,他率先研發出利用分子間氫鍵調控活性層形貌熱動力學穩定性的要领,在實現高達12.45%光電轉換效率的同時,提高了光伏器件的光、熱穩定性。研究结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旗下能源專刊Solar RRL上,該結果也爲未來高性能光伏器件提供了一種全新、便捷、低成本的制備要领,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在2016-2018年這緊張而充實的兩年時間裏,團隊在有機光電器件領域的研究發展迅速,共發表SCI文章12篇,其中僅他爲第一作者發表的SCI論文高达7篇。這兩年時間裏,他從一個懵懂的初學者成長爲智珠在握的偏向領航人。

隨著團隊的逐漸發展、實驗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測試手段的日益更新,杜曉揚的研究结果也越來越貼近于解決光伏器件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問題。他創新性地將上轉換看法與有機光伏器件相結合,有效地抑制了光伏器件複合能量損失這一常見問題,同時實現了器件在空氣中的長存儲壽命,拉近了科學研究與工業化生産的距離。此外,杜曉揚首次開發非離子型外貌活性劑用以調控光伏器件對活性層厚度不敏感特性,結合綠色溶劑,實現超薄、環保、高效率半透明器件,爲未來“智能窗戶”、“發電玻璃”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结果的取得離不開陶斯祿教授的辛勤指導”杜曉揚說:“每當遇到技術難題時,陶老師總會給我諸多寶貴意見,在完美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了我敏捷的科研思維,給予我探尋未知的勇氣。”

2019這一年,對于杜曉揚來說,注定是收獲的一年,在陶斯祿教授的帶領下,在杜曉揚的不斷支付下,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等影響因子大于10的權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4篇,同時還有在審一作SCI論文1篇(Adv. Mater.)。除此之外,他所帶領的有機光伏器件研究組的科研结果越发豐碩。截止目前,每個組員均發表1-2SCI学术論文,6人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6人次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3人次獲得電子科技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2人次获得電子科技大學“优秀硕士学位論文”称谓以及1人次獲得“中國電子學會2019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論文”称谓。丰硕结果的取得,是对他研究生涯所支付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他的未来科研生长的激励。

時光飛逝,研究生生涯行將落幕,他也將懷著恒定的初心繼續趕赴新的征程。回望研究生生涯,他深深地感謝成電爲他提供的學習資源,感恩光電學院爲他提供的科研平台,讓他醉心科研,圓夢未來。感謝恩師陶斯祿教授對他科研的指導及生活的幫助,感謝院系領導的認可及關懷,感謝輔導員不辭辛苦的支付,感謝團隊成員的包容與支持,在成電七年時光裏他取得的榮譽和结果都與各人密不行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他將肩負使命,在科研的门路上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