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治理入口
【優博風采】馬克思主義學院宋婧琳
宣布于:2019年09月24日 13:57   |   作者:学位办公室   |   浏览次数:7048

【優博風采】馬克思主義學院宋婧琳

      【编者按】“一流研究生教育是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博士生教育集中体现了大学实力水平。博士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实施创新驱动生长战略、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的战略资源。”为展现新时代博士生风范,发挥模范示范作用,研究生院将对学校优秀博士生进行专访,宣传其优秀事迹,以期激励全校研究生同学潜心研究,努力奋进,争做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优秀学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自己的孝敬!本期专访人物——馬克思主義學院宋婧琳博士。
       宋婧琳,女,中共党员,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師從鄧淑華教授,曾任校第19屆研究生會副主席,2015-2016年公派聯合培養于McGill University,獲得百人會英才獎。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宋婧琳共發表學術文章12篇,其中發表CSSCI期刊論文3篇,CSSCI扩展版期刊論文2篇,2篇被《中國社會科學》官微和《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不僅如此,她參編多部著作;作爲主研人員之一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重點項目、校重點項目等,主要研究人類命運配合體和國內外反腐敗問題。

在學術研究的门路上,宋婧琳最感恩的是自己能夠進入由鄧淑華教授帶領的優秀導學團隊。在這個團隊中,不僅有如師如母的導師引路,還有相互幫扶的同門。起初,她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思維、話語、研究方式還知之甚少。正是在導師和同門的指導與無私幫助下,她得以有針對性地閱讀近現代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學習解構與搭建論文框架,最終轉換學習思維、找到學習要领,褪去浮躁,專心致志攻讀博士。

談及科研經驗時,宋婧琳說,在確立研究選題時,需要頭腦清醒,目標堅定,又持之以恒——因爲學術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目標、有要领並經過學術積累後,才气有所發現與收獲。她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爲例,解釋了爲何大量的、全面的、深入的文獻綜述研究是明確研究對象的起點。在剛接觸“人類命運配合體”這一研究領域時,宋婧琳耗費了近半年時間詳細梳理了2012年後幾乎所有與“中國國際戰略”、“人類命運配合體”、“一帶一路”等相關的近300篇外文文獻,並在此基礎上寫作文獻綜述2篇,分別發表于《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研究》,其中1篇被《中國社會科學》官微和中國社會科學網轉引。在這一研究過程中,宋婧琳又注意到國外學者對于國際政治思潮提出的新分類要领。她以新的思潮分類視角、結合大量的國外研究,寫作了《國外學界如何認識中國宁静崛起》一文,發表于《國外理論動態》期刊上。發表不久,這篇文章也获得《社會科學文摘》期刊及其官微的轉引。正是這種腳踏實地、穩紮穩打、戒驕戒躁的研究精神,讓宋婧琳取得了這一系列優秀的研究结果。

最後,宋婧琳也與各人分享了她的學習與科研感悟:做科研,只有耐得住寥寂、守得住初心,以勤補拙,才气做出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