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治理入口
【優博風采】蒲巍:成電榜樣“雷達人”
宣布于:2019年05月16日 09:09   |   作者:学位办公室   |   浏览次数:6523

【優博風采】蒲巍:成電榜樣“雷達人”

【編者按】“一流研究生教育是一流大學和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特別是博士生教育集中體現了大學實力水平。博士生作爲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搶占科技戰略制高點的戰略資源。”爲展現新時代博士生風采,發揮榜樣示範作用,研究生院將對學校優秀博士生進行專訪,宣傳其優秀事迹,以期激勵全校研究生同學潛心研究,努力奮進,爭做求實求真、大氣大爲的成電優秀學子,爲學校“雙一流”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本期專訪人物——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蒲巍博士

 

蒲巍,男,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2014級博士研究生,電子科技大學“成電傑出學生(研究生)”,英國皇家學會“牛頓學者”。



時間回到2008年秋天。立志投身祖國國防事業的蒲巍,來到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電子科技大學,開啓了他10年的成電逐夢之旅。如果說揚帆遠航是夢開始的地方,那麽導師楊建宇教授就是蒲巍最好的領航人。蒲巍覺得自己讀書期間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到楊老師,是楊老師引領著自己走進了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世界,讓自己得以如海綿一樣,吸收到前所未有的知識。

SAR被譽爲雷達研究皇冠上的明珠。SAR能夠全天時、全天候不間斷事情,能穿透塵埃、煙霧、樹葉等障礙,提供准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面目標圖形,是極其重要的軍事偵查裝備。前視SAR成像則能夠獲取飛行前方地海面目標的實時圖像,是掌握戰場制空權,實現空中精確打擊的焦点關鍵,對于國防建設來說至關重要。然而,前視SAR成像技術實現難度極大,在幾年前幾乎都還是不行能完成的任務。

蒲巍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成電雷達人”,自己肩負著爲祖國造出“成電雷達”這一光榮使命。爲了早日實現視前SAR成像技術,蒲巍和團隊其他成員经常淩晨都留還在教研室攻堅克難,探討問題。作爲主研人員,蒲巍主要負責數據處理。每每遇到難題要解決時,蒲巍甚至可以通宵達旦地忘我研究,不解決不罷休。

 

幾年的辛苦支付終于有了回報。團隊完成了世界首次機載前視SAR成像試驗,而蒲巍則完成了世界首幅機載雙基地前視SAR圖像。當團隊在IEEE國際雷達頂級會議中宣講了關于雙基前視SAR項目的研究结果時,美國海軍實驗室、雷聲公司等國際軍火大腕都驚歎不已,美國波音公司高管Daniel Sego先生評價他們“解決了世界級難題”。研究结果先後通過教育部鑒定,以王小谟院士爲組長的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爲:“該項目創新性突出,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團隊也因此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爲“成電雷達”贏得贊譽,更爲祖國國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除了與團隊協作獲得的斐然成績外,在研究生期間,蒲巍也取得了優異的個人结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IEEE Radar Conference等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9篇;獲IEEE CIE 國際雷達會議最佳論文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其中已授權6項;參與完成國家出书基金項目——著作《雙基地合成孔徑雷達》的編寫。

 

對于科研,蒲巍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說,做科研,首先心態要擺正,遇到困難要有耐心,要善于總結和思考,最關鍵是要用心——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努力總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