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學校新聘研究生導師暨青年導師培訓交流會在清水河校區舉行,240余名新聘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及青年導師代表參加了培訓交流會。培訓交流會由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副主任彭明祥主持,交流會內容包罗師德師風、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研究生培養三大專題。

党委教师事情部张川东副部长以“学习十项准则,敬畏三尺讲台”为题,领导参培导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阐释新时代高校教师隊伍建設的新要求,全面增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形势,并结合师德失范典型案例阐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内涵要求,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遵循“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个要”的精神,做到“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心中有戒、心中有责”。

通信抗滋扰全国重点实验室冯钢教授以“什么是一个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为主线,结合小我私家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从招生、研究生入学第一课、选课与课程学习、研究选题与指导研究、论文发表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师生关系等方面为新聘研究生导师和青年导师作了分享。在谈到选题时,他体现,选题的灵魂是创新,导师一定要资助研究生提升其研究结果的条理和品级。他强调,导师一定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好的关系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校期间导师助力研究生生长成才,步入社会后研究生反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

彭明祥以“努力争做‘四有’好导师”为题,从研究生导师指导职责、研究生培养相关划定、研究生导师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案例等四个方面为新聘导师和青年导师们进行了详细解读。他希望导师们能进一步明确岗位权责,增强研究生学业的全历程指导与治理,尤其是对学位论文的指导,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注重对研究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眷注,努力争做“四有”好导师。

学校着力构建分类多维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推进青年导师“导学导研”能力提升,聚焦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指导行为规范、育人职责落实和指导能力提升,引导宽大导师认真履行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指导水平突出的导师队伍,促进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