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治理入口
【第十屆“交流月”新聞】軟件學院邀請北京大學副教授熊英飛來校開展學術講座
宣布于:2025-07-01 16:17:18   |   作者:[学院] 软件学院   |   浏览次数:150

 626日,第十屆“研究生學術交流月”运动中,软件学院邀请北京大学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新體制長聘副教授,熊英飛教授來校開展了主題爲《法式設計語言知識增強的深度代碼模型》的學術講座。

 熊英飛教授指出傳統模型在代碼編寫等領域的局限,並介紹其團隊設計的新型代碼体现、網絡架構和訓練要领,這些創新使神經網絡能學習法式設計語言知識,在代碼任務上取得更佳效果。他分享了结果在 DeepSeek、快手等業界模型中的應用,以及在法式合成、修複、分析和驗證等軟件工程領域的研究進展,包罗打造多個最優代碼生成模型、提升缺陷修複效能。

 講座中,教授以簡潔易懂的方式講解複雜技術,激發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互動環節,他耐心解答疑問,現場氣氛熱烈。此次講座加深了同學們對大語言模型在代碼領域應用前沿技術的理解,啓發了各人對未來發展新偏向的思考。


專家簡介:


   熊英飞于2009年從日本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9-2011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事情,2012年加入北京大學,現任新體制長聘副教授、軟件研究所副所長。熊英飛的研究興趣是法式設計語言和軟件工程,特別是法式合成、修複、分析和驗證。他的事情幫助産生了一系列差异規模的效果同期最優代碼生成神經網絡模型,如DeepSeek-Coder模型;大幅提升了缺陷修複的正確率、修複數量和修複效率;提出了最廣泛使用的兩大雙向變換模型之一——基于差別的雙向變換;乐成自動求解大量算法問題,包罗世界頂級算法競賽中的問題。他的事情也被工業界接纳,好比華爲公司、中興公司、新一代Linux內核配置項目等。

   他在OOPSLA擔任副主席、ASE擔任領域主席、IEEE TSE擔任編委,PLDIICSEFSEOOPSLAASEISSTA等會議定期擔任PC5次在ICSEFSE會議上獲得傑出審稿人獎。他承擔了優青、青年973、重點研發課題等科研項目。他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6)、電子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1)、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MODELS十年最有影響力論文獎,5次獲得ACM SIGSOFT/IEEE TCSE傑出論文獎,是ACM傑出會員和IFIP WG 2.4唯一來自中國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