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的江湖裏,急診醫學堪稱 “救命界的特種兵”,2025年6月17日至20日,医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學術交流月——《急診醫學》高水平學術課程 “上線”,延續去年的雲端線上授課模式,開啓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盛宴!
本次課程邀請到附屬四川省人民醫院的四位“学术大佬”—— 吕传柱主任医师、孙明伟主任医师、章晓红主任医师和周平主任医师担任主讲。这四位专家齐聚云端,领导学生们穿梭于急诊医学的历史长河,探索当下前沿,展望未来蓝图,全方位提升学生们在急诊医学领域的“戰鬥力”。
6月17日,章曉紅主任醫師率先登場,帶來《急診醫學:曆史、現狀與未來展望》。她似乎是一位“時光導遊”,帶著各人回溯自 1979 年美國首次專科認證以來急診醫學的“生长之路”。从中毒、创伤到灾难医学,急诊医学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守护着各个领域的生命宁静。章主任还抛出“时间就是生命” 这一焦点理念,呼吁优化资源调配、增强人才培养,为急诊医学的“升级打怪”之路注入新能量。

6月18日,孫明偉主任醫師化身“創傷救治達人”,在《現代創傷救治的挑戰與創新》的課堂上,剖析當前創傷救治面臨的“重重關卡”。他毫無保留地分享四川省人民醫院在一體化創傷救治中的“通關秘籍”,詳細介紹以急診爲平台的創傷中心建設經驗,強調多學科協作和循證醫學是提高創傷救治乐成率的“黃金搭檔”,讓學生們直呼“幹貨滿滿”。

6月19日,呂傳柱主任醫師搖身一變成爲“科技弄潮兒”,在《急診抢救大平台與 AI 技術的融合》課程中,深度探討急診抢救大平台的建設實踐。通過實際案例展示AI在輔助診斷、流程優化中的神奇,同時也坦誠指出技術推廣中的“攔路虎”,爲急診醫學的智能化發展點亮了新的“燈塔”。
6月20日,周平主任醫師在《科技讓生命之花越发燦爛——急診新技術》課堂上,細致講解體外膜氧合技術(ECMO)的“神秘面紗”,包罗原理、適應症及臨床應用,生動展現 ECMO 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的救治效果。此外,周主任還介紹了急診分級系統和生命支持技術,強調標准化操作與團隊協作是守護生命的定海神針。
本次課程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互動討論,讓學生們輕松獲取急診醫學的焦点知識與實踐技术。四位專家一致強調多學科協作、快速反應機制和科技創新是急診醫學的“三大法寶”,爲學生們未來的臨床實踐鋪好了堅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