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治理入口
【第十屆“交流月”新聞】醫學院開展高水平學術講座——神經信息解碼的植入式腦機接口芯片及系統研發與應用
宣布于:2025-06-12 10:31:24   |   作者:[学院] 医学院   |   浏览次数:860


   6 9 日,醫學院邀請四川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如祥,聚焦自主研發的 "神經信息解碼的植入式腦機接口芯片與系統" ,面向全校師生開展高水平學術講座。本次講座不僅吸引了醫學院的師生,還有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計算機科學等專業的百余名師生參與。

徐如祥1
   讲座重点介绍了徐主任团队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机接口芯片与系统的三大焦点亮点:其一,接纳微型化设计,仅需头部微创植入即可完成信号收罗与调控,彻底解决了传统设备需头胸部联合手术导致的高创伤问题;其二,芯片集成高精度神经信号解码算法,可实时捕捉脑深部神经元运动,建设自适应脑控治疗模式,已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动物实验中实现症状显著缓解;其三,系统成本预计不到外洋同类产物的 50%,並已完成多中心動物實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徐主任特別指出,該系統創新性地接纳無線充電技術,突破了傳統植入設備的能量供給瓶頸,爲長期植入應用奠基基礎。
徐如祥2
   加入讲座的学生普遍体现,此次讲座通过 "技術原理 - 臨床案例 - 産業轉化" 的立體式講解,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病床的全鏈條知識傳遞。來自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李同學提到:"徐老師展示的 ' 鏡像 ' 手功效康複儀臨床數據令人震撼,癱瘓患者通過腦機接口實現主動康複訓練的案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技術轉化的社會價值。" 電子信息專業的王同學則對芯片的低功耗設計印象深刻:"128 通道收罗芯片功耗僅爲國際同類産品的五分之一,這種跨學科的工程創新思維對我們啓發很大。"
   加入讲座的专家指出,本次讲座充实体现了 "醫工交织"特色,"不僅展示了技術突破,更系統闡述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全流程,這種以問題爲導向,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習模式,對培養複合型創新人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專家特別肯定了講座中 "政産學研用" 協同創新的案例,認爲這爲高校科研结果産業化提供了可複制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