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1日,在第九届研究生學術交流月中,外國語學院邀請西南政法大學吳喜教授爲研究生同學們帶來“一帶一路專題研究”課程和“一帶一路文化互動與文化互鑒”的專題講座,以其深邃的見解和豐富的內容,爲同學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國際相助與文化交流的窗口。
“一帶一路專題研究”課程中,吳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內核。他強調,“一帶一路”倡議秉持人類命運配合體理念,對促進世界各國走向配合發展繁榮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課程中,吳教授詳細講解了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與東南亞、非洲、中亞及南亞地區的多元化相助模式,並深入分析了這些相助對中美、中英及中歐關系的影響,爲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加深了各人對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角色的認識和理解。
在“一帶一路文化互動與文化互鑒”專題講座中,吳教授站在文化傳播學的視角上,聚焦“一帶一路”倡議的體系探索、理想層面的大同社會文化觀、全球化視野下配合體的曆史演變與文化互動,以及人類命運配合體視角下文明互鑒的意義四個方面,系統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深遠意義。吳教授的講座不僅激起了學生們對國際關系學科的濃厚興趣,還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對培育與提升我國國際职位與影響力的重要作用。
吳教授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互動和討論。他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與實踐中,以實際行動促進文化交流與國際相助。吳教授的課程和講座,以其深刻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指導,爲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知識財富,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學術生活,更拓寬了他們的國際視野,激發了他們對全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國際事務的認識和參與國際相助的能力。